依托国际化特色,促进高等教育人才的交流 裴钢校长在中德大学校长会议(10月9日)上的发言素材草稿 一个民族只有开放才能进步,只有开放才能够海纳百川,吸收世界先进的文化、知识和技术。我们一方面要继承前人,继承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又要眼睛盯着世界的变化,盯着世界每一项新的发明成果和新的进步,这样的学校胸怀是广阔的,这样的老师和学生胸怀也是广阔的。 国际化办学是我校的传统,以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创办的“德文医学堂”为前身的同济大学,本身就是中国在20世纪初期吸收西方文化的结果,办学之初就孕育着开放办学的思想。办学伊始,教师皆为德国人,专业学制8年,其中德文科3年。1924年5月20日,中华民国教育部下达第120号训令,批准同济为大学,并称同济医科“参照德国大学通则办理”。由于学校和德国关系密切,同济许多学生毕业后便到德国留学,1921年就达到102人。部分优秀学者在学成回国后,又回到同济大学来执教,继续传承德国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和授课语言。因此,国际化办学的思想一直深深地印在一代又一代同济人的心中。 从1979年开始,同济大学又重新步入国际化办学的轨道,并于当年与两所德国学校(波鸿鲁尔大学和达姆斯塔特工大)签署了协议。从此以后,同济大学与德国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来往密切,交往日深,一批批教师到德国进修,一批批学生到德国留学,不少德籍教师、科研人员来校任教。在当时百废待兴的中国高等教育界,率先打开了新时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窗口。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同济大学也深化了对国际化办学的认识,不仅把国际化视为突出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手段,而且把它作为学校的基本功能和重要使命,打开了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大门,将校际合作拓展到欧洲、美洲、亚洲、大洋洲诸多国家的著名大学中。与此同时,学校还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组织、各国政府、世界著名企业及权威研究机构的合作,努力提升各类合作的层次和内容,探索开展国际化合作办学的新途径、新模式,促进高等教育人才的交流。 一、全球招聘,刚柔并蓄,建立灵活多样的人才引进机制 同济大学一贯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把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通过精心选拔、积极培养、加强引进、广泛交流、优化结构等一系列措施,形成了一个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目前,学校拥有一支以中科院、工程院院士和博士生导师为核心,教授、副教授为骨干,高学位青年教师为后备力量,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我校2004年试行专业技术职务的全球招聘工作;在此基础上,2005年又进一步将人才引进与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结合起来,实施全校范围内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全球招聘。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校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上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导向机制。例如,在高级职务设岗及评聘过程中严格把握下列原则:在保证重点学科的同时,积极扶持新兴学科的发展;保持基础教学岗位足够的高级职务比例,有利于调动广大教师全力以赴搞好基础教学的积极性;对于成果突出的拔尖人才,尤其是从海内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实行特别评聘制度。几年来,通过破格评审、特别评聘、柔性引进等措施,配合采取向重点学科、基础学科以及优秀中青年教师倾斜的一系列政策,有效促进了教师队伍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尤其是2005年以来,学校将所有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面向全球招聘,每年新受聘的正高职务教师中有30%以上来自校外,在优化教师职务结构的同时,更好地改善了教师的学历和学缘结构。2008年来自校外应聘人员100人,其中国外48人,香港地区2人,国内高校、研究院所50人,国内50人中,其中来自985高校和中科院的22人。经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委员会审定,26人通过评审。 学校以引进机制建设为抓手,针对急需人才,制定了灵活的、操作性强的人才引进政策,同时建立有效的人才集聚机制和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用人机制。学校建立专项基金,给予住房补贴和科研启动费等为引进人才积极创造条件,使其尽快开展工作。引进人才工作的关键是留住人才和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和用好人才要靠事业、靠感情,要尊重人才、关心人才、信任人才、爱护人才,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引进的人才放在合适的岗位上,最大程度的发挥他们的创造性。2003年我校制定了柔性人才引进政策,充分发挥学科建设目标的导向作用和居住证制度的政策效应,逐步从单纯的转移工作关系、迁入户口的“刚性流动”扩大到关系不转、户口不迁的“柔性流动”,做到了刚柔并蓄。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推出了人事代理制度、境外专家聘用制度、柔性引进人才制度等一系列人事政策。创造性地采取多样的聘用形式。诸如:“侯鸟式”,每年有一段时间到学校工作;“插花式”,只要有空就来校讲学;“项目式”,承担项目为学校工作;“导师式”,受聘为学校博士生导师,指导学生等。2000年至今,学校引进外籍48人。“十五”期间,引进各类高级人才260人(其中柔性引进人才95人)。 二、以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为依托,打造高水平人才聚集高地; 为了有效地推进国际化合作办学的开展,我校以政府间的合作项目为依托,先后建立了中德系列、中法系列、中意系列、联合国系列等4个国际化合作办学的系列机构,由此构筑了同济大学国际化合作办学的重要支柱。这些合作办学机构有的是面向本科生的、有的是面向研究生的,还有的是面向国际培训的。我就举其中几个有代表性的例子介绍: 1、中德学院 1998年,经中德两国政府共同倡导,作为中德政府文化协定所确定的合作项目,成立了中德学院。学院目前的任务是通过与柏林工业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波鸿鲁尔大学和洪堡大学全面合作,培养经济与管理、电子与信息工程、机械与车辆工程和经济法学等四个专业领域的精通业务、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流人才。学院每年都有近60名学生得到德国企业资助赴德国,在著名跨国企业实习2-3个月,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体验德国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和社会生活,部分学生在结束硕士阶段学习后继续在德国高校攻读博士。 学院设立了由西门子、安联保险、德意志银行、蒂森克虏伯、大众、奔驰公司等世界著名跨国企业资助的26个基金教席。聘请教席教授成为学院吸引高层次人才回国服务的重要措施。中德学院采用全球公开招聘方式,为学院吸纳了一批优秀人才。这些作为学院基金教席教授的中坚力量,为学院的发展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学院基金教席教授多数拥有国外学习经历,77%拥有国外博士学位,其中很多人还有在国外企业的工作经历。这些优秀的人员精通德语和英文,为国际合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近年来,学院还十分注重吸引年轻学者充实师资队伍,为学院的可持续发展不断补充新鲜血液。 此外,为了扩大学生视野,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源,学院每年聘请30多位德国教授来校集中授课指导,其中不乏世界知名的教授:例如2007年德国经济与法学年度最佳教授、波鸿鲁尔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Pellens教授、德国蒂森克虏伯集团副董事长Middelmann博士、德国前司法部长Daeubler-Gmelin教授等。这些措施使得学生有机会在短短的硕士生涯中同时接受来自德国不同机构的大师的指导。2005年3月,诺奖获得者、博弈论大师泽尔腾博士来同济讲学的同时,以他名字命名的经济管理研究所在中德学院成立,该所成为泽尔腾在中国开展行为经济学合作研究的重要基地。该研究所之所以能在同济大学成功挂牌,正是因为有了中德学院作为有力的依托。 学院计划进一步探索国际化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开办博士学位专业;吸收德国学生来院实习、做项目、攻读学位;进一步开展中德教授合作科研,不同专业领域教席的跨学科协作;扩大对企业的服务,争取得到更多企业的资助,力争设立更多基金教席。 2、中法学院 中法学院(IFCIM)是我校与法国巴黎高科工程师学校集团于1999年共同创建的中法工程和管理学院(Institut Franco-chinois d’Ingénierie et de Management)。这是一个自筹资金并享有两国政府全力支持的非盈利性教育机构,以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为主,致力于培养各类工程和管理高级人才。法国合作方巴黎高科集团(ParisTech)汇集了法国最负盛名的11所工程师学校,这些学校与我校在学科设置、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等领域有着相似性和互补性。所有合作项目都以中法双方学校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为背景,使学生真正享受到了中法两国的优质教育资源,从而为保证教学质量,培养优秀学生奠定重要基础,每年,专程从法国和其它国家前来中法学院授课的教授就有三十余名。 国际化的师资是中法学院成功的支撑。学院先后从法国、英国、美国、瑞士、荷兰、奥地利、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国各著名大学和学院聘请优秀教授,与中国教授一起,组成国际教授队伍,以全英文进行教学。其中80%的教授来自ENPC全球网络。 与企业密切合作成为学院的重要特色。IFCIM吸收了15家中法著名企业为董事单位,他们在学院创建初期提供了资金支持,常年来他们一如既往地积极关注学院的教学和科研,为各合作项目的优秀学生提供奖学金、实习机会和就业机会。学院与企业紧密合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了一批社会、企业急需的高层次优秀人才,在社会上产生了重要影响,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中法企业愿为IFCIM提供基金教席。 通过中法学院,学校不断提升自身在法国的影响,吸引了更多的中法科研项目,例如,我们与法国开展的“中国江南水乡城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国际合作项目,得到法国外交部和教育部的支持,中法专家共同为保护中国文化遗产作出了贡献。我校环境、海洋和土木工程等领域的11个科研项目被列入中法政府先进研究计划(PRA)或中法科技合作协作网(P2R)。 3、同济大学——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可持续发展学院 与联合国等国际重要组织机构携手开展高层次的全面合作,同济大学也由此拥有了一个更为宽广、更高层次的对外教育科研交流平台,为引进更多世界顶尖资源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合作双方成立了以同济大学为核心的大学联盟,即亚太地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学联合会,引入各国强势课程,共同开展环境教育。联合会成员包括美国耶鲁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泰国亚洲理工学院等亚太地区的大学。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前任主任Toepfer教授、现任主任Steiner教授受聘成为学院的名誉院长和客座教授,尤其是Toepfer教授做到了每年定期为学生集中授课。 学院已于2004年开始每年举办“亚太地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未来领导人研修班”,对本地区各国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事业的领导人和专家进行培训。接受培训的人员也是日后该国在环境政策制订和实施中的关键任务。此外,在这种完全国际话的研修班的成功基础上,学院于2005年启动学位教育,学生有机会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学习和实习并完成他们的论文。 2005年4月,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化学研究所教授保罗•克鲁岑博士专程来到同济大学出席为期三天的大气褐色云团国际科学家组会议,承办这次会议的正是成立于2002年5月、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同济大学共建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 三、与伙伴高校开展中德学生的联合培养,变单向流动为双向流动; 伙伴学校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在对德交流中最重要的对口交流机构。双方除了开展经常性的教师和科研人员的互访和学生交流外,还积极探索与国外合作高校以等额双向的模式进行联合办学和联合培养,使中外的学生最终都能够获得双方高校的毕业文凭。我们认为所谓国际化是以承认民族国家与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为前提的一种相互间的学习、借鉴、交流与合作的过程,而非单一趋同和合一。基于此,我们在国际化过程中特别是与国外著名学府合作办学时特别强调达成学位、学历以及专业资质、行业资格的互认,进一步将学历资格纳入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体系。我们认为这是高等教育国际化或者说合作办学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关键步骤,因为只有在互认的基础上,才能实现高等人才的平等交流。 仅以德国高校为例:联合培养一般为2.5年的学历教育,中方学生是具有相关专业学士学位,经统一考试录取的硕士研究生,经自愿报名、选拔后进入联合培养项目。德方为高年级学生。第一、第二学期,双方学生由各自学校负责在本国完成教学任务;第三学期,双方教授共同在同济大学为双方学生合班上课;第四学期,同济大学和德方大学各自负责完成对方学生的课程学习;第五学期,双方学生任选一地进行论文撰写及答辩,双方大学互派两名教授参加对方学生毕业答辩,对通过答辩的学生共同授予硕士学位。教学以双语进行,基础课程以母语进行,联合教学以德语或英语进行,论文答辩以母语或英语进行。目前我校与德国伙伴学校开展的研究生领域的联合培养项目包括: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同德国魏玛包豪斯大学开展的“城市研究”专业双学位联合硕士培养。该项目将于2005年9月启动,首批有11名学生参与联合培养。今年已经有第一批的中德毕业生,其中7名德国毕业生中有5名最终选择上海作为工作地。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同德国柏林工大开展的“城市设计”专业双学位联合硕士培养。该项目将于2006年启动,每年将有中德各15名学生参与交流和联合培养。 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与德国魏玛包豪斯大学开展的“国际化传媒艺术与设计研究”双学位联合培养。该项目将于2006年初启动,每年中德双方各有10-15名学生参与项目。 此外,中德学院与慕尼黑工大和柏林工大分别在通讯、汽车领域开展了双硕士的培养。 这种联合办学模式改变了以往项目中以中方单向输送学生的模式,实现了中外学生的双向交流,真正做到了学生交流数额对等和“走出去、请进来”的联合培养模式。此外,我校开展这样联合办学的学院都是具有一流专业水平的学科,有较长的对外交流历史和丰富的国际合作经验,在国际上享有一定的声望,所以也能吸引到大批的外国学生来我校学习。例如,今年,中德学院就吸纳了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德国留学生10名、短期德国实习生14名。在此基础上,双方正在积极筹备建立中德博士生院,力争将学生联合培养提高一个层次。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交流,让学生成为交流的主体 让最广泛的学生参与到国际合作,并从中受益是同济大学长期以来努力的方向。 1、为所有外国学生创建英语平台,多手段吸引国外学生留学同济 要促进人员的流动,语言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考虑到汉语对于绝大多数的外国学生来说是让人畏却的门槛,我们除了利用我校的一些合作办学机构,如中德学院、中德工程学院、中法学院、中意学院和联合国项目以及联合培养项目为外国学生开设汉语以外的教学外,另一方面在校内一般二级学院内努力增设用英语或德语进行授课的课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从08年9月开始,学校为所有外国学生开设了“中国历史和文化”、“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国城镇形态和发展”以及“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等四门英语公共学分课程,希望借此吸引更多的海外学生来校参加长期和短期的交流。 我校在发展对外汉语的学历教育同时,鼓励各个学院采取多种形式吸引留学生,特别在暑假期间,为外国学生开办语言文化类和各种专业类(尤其是建筑城市规划、经济管理、电信通讯、环境科学)的暑期班。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从2006起举办的中德非博士暑期班,来自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重庆大学和西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的12位博士参加。德国博士由德国各大学和研究机构博士参加。非洲博士团由南非、刚果、马里等各国的博士学生参加。该暑期班项目为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的博士生提供了交流信息的平台。 此外,学校积极利用与在沪企业的良好关系,吸引国外学生来校学习或实习。 3、继续促进我校学生留学海外 除了积极利用我国提供的资源,通过留学基金委“建设高水平大学”等项目资助,为优秀的硕士和博士生创造条件,攻读国外学位之外,我校也积极致力于为广大硕士研究生打通完成海外学期的途径。目前,学校与德国、奥地利、美国、日本、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200多所大学签署校际合作协议,开展稳定的学生交流。 此外,考虑到我校的对德传统,学校于2001年5月成立的德国学术中心,该中心具有跨专业、跨学科的功能的,协助学校行政部门处理与德国相关事务。德国学术中心与德国黑森州科艺部签订合作协议,在同济开展德语语言强化培训,并在同济大学进行DSH考试。通过考试的同学可以直接申请进入黑森州任何一所大学直接开始专业学习,从而方便了同济大学的学生留学德国。中心还通过定期举办德国高校介绍会,邀请德国DAAD、各个高校外事部门、德国驻沪总领馆负责文化和签证事务的相关人员来校宣传并解答疑问。 同济大学的发展目标是建设成为一所研究型、综合性、国际化的高水平大学。根据我们对对自身的历史与传统、发展与现状、优势和特色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估和定位,形成了“保持同济原有特色,以德法为重点,积极发展全方位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世界著名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全面推进人员交流”这样的国际化的战略目标。当然,在这方面,我们任重而道远。展望今后,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大学国际化要不断地在点上深入下去,进一步调动全校的力量,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学术研究、教学管理、和质量保证等方面全面国际化,使大学能真正为国际社会所接受,成为具有国际吸引力的人才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