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午餐沙龙系列活动报道(2014年6月24日第二十四期)
发布时间:2014-06-26  

        教师午餐沙龙探讨如何提升女教师科研能力

 

 

 

面对科研课题,男女教师在申报和研究方法上有何不同?如何促进女教师尤其是青年女教师提升科研水平?学校在科研政策层面有着怎样的顶层设计和发展趋势?624,由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和校妇工委联合举办的教师午餐沙龙活动在综合楼举行,60多位女教师和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贺鹏飞、副院长熊岚以及文科办副主任朱德米等职能部门领导一起共进午餐,深入探讨交流女教师如何针对自身特长申报课题并提高科研水平这一议题。校党委副书记马锦明参加了本次活动。

  

朱德米教授从科研政策解读与科研能力提升两个方面首先发言。他介绍了目前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可申请的项目基金体系,从国家层面到省部级层面,从青年基金到教育专项基金;还介绍了目前科学研究的变革趋势——由重视“投入”到重视“产出”和注重跨学科研究。他对青年教师如何选择自己科研方向提出了几条忠告:包括逐渐将自己研究方向与学校学科特点接轨、大数据时代社会科学领域研究方向的变化以及多注重跨学科领域研究。

  

贺鹏飞教授鼓励科研工作者要拓展对“科研能力”的定义的认识,并且认为将对目前以项目或者论文为衡量指标的学术体系做出调整。个人可以围绕国家发展的重大项目、基础研究项目、公益性项目等方面做选择。他同时鼓励青年女教师要有国际眼光,多参加行业内顶级国际会议,多做学习交流。随后,熊岚副院长也从女性角度对女教师提出几点建议。

 

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李岩教授、经济与管理学院罗瑾琏教授以及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刘淑妍教授分别从自身经历讲述女教师成才的艰辛与学术研究的经验分享,她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生活和工作的热情与执着令在场所有女教师感动。马锦明书记最后做总结发言,提出对青年女教师个人成才的期许和对教书育人这一职责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