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9日下午,由科学技术研究院和教师发展中心共同举办的“教师沙龙—科研专场暨同济大学2016年第1次科研工作例会”在我校嘉定校区济人楼405会议室举行,常务副校长陈以一、人事处、科学技术研究院、嘉定校区各院系负责人、分管科研负责人、科研秘书及部分教师近70人参会。
科学技术研究院向大家通报了我校“十二五”和2015年科研工作情况、2016年科研工作要点、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申报情况和军工项目情况,详细介绍了同济大学专利培育与转化服务体系。主要内容包括:1、“十二五”期间,我校加强科研政策的引导,规范了科研管理,加强了质量成果导向。2012年以来,先后修订、制定了25个科研管理(自然科学)相关文件。科研经费总量保持稳定,各类科研项目、人才团队、科研成果、科研基地、军工科研取得较好成果。2、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获批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正在申报中,希望大家密切关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指南信息,了解相关流程,及时沟通,提前组建团队,推进重点专项计划的申报。3、加强军工科研项目的申报和过程管理。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我校正在修订《同济大学专利管理办法》,构建同济大学专利培育与转化服务体系。科研院认为,为了更好地实现专利成果的转化,应明确发明人及各相关部门的职责,规范专利的评估定价,实施合理的利益分配, 以建立有效的专利转化运行机制。
人事处指出,学校将从人员分类管理、薪酬体系、激励机制、岗位职务聘任、学术评价体系等方面做进一步研究,并建立相应的服务保障机制,推动学校科研工作。
在接下来的互动环节中,科研院就修订《同济大学专利管理办法》听取了与会教师意见;同时,与会教师纷纷就成果转化、自然基金项目申报、科研工作量计算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最后,陈以一副校长做总结讲话。首先,他对与会教师的参与表示感谢,并肯定了自2015年建立科研工作例会机制以来,这一平台为学校传递科研信息、听取意见、推进科研工作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希望继续保持常态化。同时,他还特别提到成果转化对于高校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希望大家能够持续关注此方面的信息。最后,他倡导全校聚焦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继续关注我校科学研究工作,保持传统学科优势的同时能够在各个学科上不断挖掘潜在优势和新的战略高点,为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科研成果做出更大的贡献。 |
| |